数字文旅学院

 

 

首页部门概况教学团队教学科研文旅研究党建工作学生工作招生就业工会之家语委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专业设置>>旅游管理>>正文
 
当前栏目
 
   

2021级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三年制)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6-07   点击数:

2021级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三年制)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旅游管理

专业代码:540101

二、入学要求

招生对象: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或具备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1.学制:3年

2.修业年限:2-5年

四、职业面向

(一)职业面向

通过对旅游行业、企业的调研,参照旅游行业、企业岗位标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实际,确定本专业的职业面向如下表。

表1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职业面向分析表

所属专

业大类

(代码)

所属专业类(代码)

对应

行业(代码)

主要职业类别(代码)

主要岗位类别

技能等级证书及级别

旅游大类(54)

旅游类

(5401)

商务

服务

(72)

4-07-04-01导游

4-13-01-03讲解员

4-07-04-02旅游团队领队

4-07-04-03旅行社计调

4-07-04-04旅游咨询员

4-07-04-05公共游览场所服务员

4-03-01-01前厅服务员

4-03-01-02客房服务员

4-03-02-05餐厅服务员

4-03-02-07茶艺师

4-03-02-08咖啡师

4-03-02-09调酒师

1.接待服务

2.计调与销售

3.网络运营

4.出境领队

5.导游

6.景区讲解接待

7.研学旅行指导师

8.旅游项目策划

9.旅游咨询服务

10.前厅服务

11.客房服务

12.销售部协调

13.餐厅服务

14.酒吧调酒

15.茶艺服务

1导游证(初级)

2.领队证;

3.定制旅行管家服务(1+X证书)

4.研学旅行策划与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证书)

5.酒店运营管理(1+X证书)

6.前厅运营管理(1+X证书)

7.餐饮服务管理(1+X证书)

8.营养师

9.葡萄酒推介与侍酒服务(1+X证书)

10.茶艺师(高级)

(二)职业生涯发展路径

图1职业生涯发展路径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旅游大类的导游人员、星级酒店服务人员等职业群,能够从事导游、计调、外联、景区讲解、旅游咨询、接待服务、旅游创意策划、旅游市场营销、酒店(民宿)和游轮服务、会展会务等工作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1.基本知识

(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国家标准、安全规范、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文明生产等相关知识;

(3)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英语、计算机、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地方文化、体育、劳动等知识;

(4)掌握旅游学概论、导游基础知识等旅游基础理论相关知识;

(5)掌握旅行社经营管理、导游带团、酒店客房与前厅服务、酒店餐饮服务、旅游产品策划、销售等技术的专业知识;

(6)掌握插花、茶艺与茶道、会务、新媒体等专业拓展知识;

(7)了解旅游相关职场英语知识、礼仪常识等。

2.技术技能

提升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和就业能力;学生自主选择跨界复合学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提升学生职业生涯拓展能力;强化职业素养与身心健康训导,提升学生幸福生活创造能力。

(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具备团队合作能力;

(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信息技术应用和沟通交流能力;

(4)具备独立带团和讲解服务的能力;

(5)具备旅游文案写作、营销策划、产品设计的技能;

(6)具备良好的酒店餐饮、客房、前厅等部门的对客服务和后勤服务与管理的技能;

(7)具备国家规定的导游员、讲解员、研学导师标准的带团能力、讲解能力、处理各种突发事故和一般问题的能力;

(8)具备定制旅行管家具有的操作服务能力;

(9)具备中级以上餐饮服务员、客房服务员、前厅服务员、等酒店(民宿)、游轮从业人员的操作服务能力;

(10)具备公共游览场所接待员、咨询员的操作服务能力;

(11)具备较强的经营管理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12)具备开拓思维,创新创意创业的思维能力。

3.职业素养

以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本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定位为高素质、有特长:

(1)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爱党爱国、品行端正、遵纪守法;

(2)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诚实守信、情趣健康、生活朴实;

(3)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言行文明、沟通交流、组织才能;

(4)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热爱劳动、环保安全、团结协作;

(5)具有良好的身心素养:乐观豁达、积极向上、身体健康。

4.思政目标

(1)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2)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切实做到两个维护;

(3)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立志担当新时代民族复兴时代重任;

(4)根植爱国主义情怀,听党话、跟党走,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5)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6)坚持良好的品德修养,培育工匠品格和劳模精神,助力建设制造强国。

(7)培养“严谨专注、敬业专业、精益求精、追求卓越”良好品质。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

(一)公共基础课程

表2公共基础课程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及要求汇总表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及教学要求

备注

1

思想道德与法治

通过讲授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大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有较全面认识和掌握,增强观念,提高素质,全面发展,并能运用思想道德法治相关理论解决人生道路上出现的思想道德或法律方面的问题。

本课程系统全面地介绍了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方面的知识。重点是教导学生做时代新人、创造有价值的人生、正确的的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树立法治权威和观念、加强法律修养等。通过教学使学生在学习思考的基础上,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增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基本理论,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当代大学生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具备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合格建设者所应有的政治立场观点和基本理论素养。

主要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帮助学生理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坚定“四个自信”。


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帮助学生全面准确理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是“两个明确”,做到“两个维护”,坚定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的信仰,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做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动者实践者。

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三次飞跃的最新理论成果,帮助学生全面准确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重大意义、历史地位和实践要求,深刻理解“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4

职场通用英语

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技能,同时达到增加知识、拓展视野、提高能力、提升文化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主要内容:该课程主要由基础英语和职业英语两大模块构成,基础英语以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的基础训练为主,职业英语以岗位任务、工作标准、能力需求与职业发展的内容为主。

教学要求:通过课堂互动教学等多种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突出听说交流能力在职业环境中的应用,训练和强化学生的交际技能,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在职场环境下运用英语和职业拓展的能力。


5

信息技术

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熟悉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2016办公软件基本功能及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当代计算机系统基本概念,熟练Windows 7系统操作和Office2016应用软件基本操作。初步具备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体育

贯彻执行习总书记“增强体质、享受乐趣,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方针,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

田径、足球、篮球、排球、体操、武术、健美操、体育舞蹈、健身气功等学科。要求学生掌握两门运动的基本技术,养成终身自我锻炼的目的,达到国家体质健康测试的要求。


7

国防教育与军事训练

本课程以国防教育为主线,掌握基本的军事理论,军事知识,达到增强国防观念和国防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观念,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后备兵员和预备役军官打下基础。

本课程主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国家安全教育;主要理论教学内容包括:国际战略环境、中国军事思想、中国国防、兵役法基本知识、信息化战争、军事高科技等。


8

形势与政策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以及国家改革与发展所处的国际环境、时代背景,正确理解党的基本路线、重大方针和政策,正确分析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使命感、责任感,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具有特殊性,不同于传统课程有固定的教学内容体系。依据中宣部、教育部下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以及学校教学实际情况和大学生成长的特点确定选题。在介绍当前国内外经济政治形势、国际关系以及国内外热点事件的基础上,阐明我国政府的基本原则、基本立场与应对政策。采用专题式教学方法,每学期从国内、国际两大板块中确定2个专题作为理论教学内容。努力体现权威性、前沿性,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稳定性与变动性的结合、学习知识与发展能力的结合,在相关问题的解读和分析上下工夫,力求达到知识传递与思想深化的双重效果。


9

大学生健康教育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健康与个人成才的关系,了解常见的心理问题,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处理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从而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有效预防心理疾病和心理危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主要内容:健康生活方式、心理健康知识、自我概念、情绪管理、学习心理、人际交往与沟通、恋爱与性心理,职业生涯、心理问题及异常心理等。教学要求:各部分内容以心理学研究为基础,介绍大学生心理发展各方面的基础知识,辅以大量的案例,课堂心理活动体验和心理调适技能的训练,即集知识、体验和训练为一体,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心态、开发潜能、健康成长。本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着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10

劳动教育

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劳动与技术实践活动获得直接劳动体验,逐步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注重生活中的技能学习,逐步形成自立、自强的主体意识和生活态度。在强化基本技术教育中,培养和发展学生对动手又动脑的技术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运用科学文化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促进其对技术的理解、探究、反思与创造;促使他们逐步形成时代发展所需要的技术素养、形成初步的技术创新意识和技术实践能力。适时、适量、适度渗透职业教育内容,促使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沟通,逐步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兴趣、社会责任感以及创业精神。

本课程主要使学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培养严谨、负责的科学态度,提高技术审美能力,丰富劳动体验,体会创造的愉悦。形成敬业爱岗的意识,进行职业意向的初步选择。


11

大学生创新创业

通过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在教授创业知识、锻炼创业能力和培养创业精神等方面达到以下目标:使学生掌握开展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认知创业的基本内涵和创业活动的特殊性,辨证地认识和分析创业者、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创业计划和创业项目。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创业能力。掌握创业资源整合与创业计划撰写的方法,熟悉新企业的开办流程与管理,提高创办和管理企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学生树立科学的创业观。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正确理解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自觉遵循创业规律,积极投身创业实践。

本课程着重介绍创新思维的主要方法——思维定势突破法、转换思维角度法、潜思维法、扩散思维法、形象思维法、联想创新法、逻辑思维法等,基于“全脑”理论基础,将有效的创新工具应用于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各个阶段,使学生掌握在解决问题的不同阶段,使用不同的思维创新和决策工具。


12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升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实现个体与职业的匹配,体现个体价值的最大化。

按照教育部下发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文件精神,内容基本上涵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求职准备、就业创业政策、报到流程、职业发展和创新创业教育等模块。


13

国家安全教育

通过对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和公共安全教育,提高新时代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主要内容包括总体国家安全观、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新型领域安全等内容;公共安全教育主要包括人身安全、公共卫生安全、财产安全、心理安全、消防安全、应急处置、预防违法犯罪、防范邪教等内容,本课程旨在对新时代大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教育和公共安全教育。


(二)专业(技能)课程

1.专业基础课程简介

表3专业基础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及要求汇总表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及教学要求

备注

1

旅游社交礼仪

通过教师的系统讲授、示范操作与训练,使学生掌握旅游职业礼仪的基本基本原理及方法技巧,为今后从事旅游服务工作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提高服务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学内容:旅游礼仪概述、职业礼仪规范、服务礼仪、校园礼仪、职场礼仪、求职礼仪、涉外礼仪等。

教学要求:了解旅游服务活动中应注意的礼仪规范,掌握基本的旅游职业礼仪技巧,塑造个人良好的职业形象。


2

旅游学概论

本课程是学生学习和掌握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的入门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有关旅游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形成对旅游业的总体认识,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知识,以及毕业后从事旅游相关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学内容:以旅游三要素为核心,通过了解旅游现象的历史演进与发展现状,探讨旅游发展的基本规律,阐述旅游活动和旅游业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介绍我国发展旅游的方针和政策。

教学要求:使学生对旅游现象和旅游学科形成一个概括而全面的认识,从中发现旅游业的发展规律。


3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该课程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体系中起基础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国历史、传统文化、古建园林、民族民俗、宗教、风物特产等基础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其他有关旅游管理的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内容:学习中国历史、传统文化、建筑、园林、宗教、民族民俗、风物特产、客源国概况等导游基础知识。

教学要求:掌握从事导游服务工作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提升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要求学生掌握并能够把相关导游基础知识灵活运用到导游讲解的实践之中,为今后从事旅游服务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4

中国旅游地理

该课程是了解人类的旅游活动与我国地理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从祖国的优秀旅游资源中感受锦绣河山和灿烂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理解旅游活动与旅游资源保护的关系,提高环境意识。

教学内容:中国自然旅游资源、中国人文旅游资源、中国旅游客源地理、中国旅游交通与旅游路线等。

教学要求:掌握旅游地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重点掌握中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和时空分布及其形成的原因,掌握各旅游区最具特色的优势旅游资源,主要旅游区和景点及其旅游价值以及重要旅游线路,深刻理解旅游兴国战略。


5

旅游政策与法规

本课程面向旅游管理与服务岗位,根据岗位工作内容,通过大量的案例训练,在仿真或者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旅游政策法规业务操作技能,训练学生的政策法律的运用能力。

教学内容:宪法的基本知识;依法治国的基本知识,旅游法、旅行社法律法规,导游人员法律制度,旅游纠纷等内容。

教学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的旅游法规与政策基础知识,能够分析并预防旅游接待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能依法依规处理旅游接待中的各类问题和事故,在掌握旅游政策法规运用技能的基础上,提升实际带团操作的能力。


6

酒店管理实务

主要从酒店概述、酒店管理的理论基础与管理模式、酒店的筹建,酒店的组织结构与制度管理、酒店的对客服务运营管理、酒店的市场营销管理、酒店的人力资源管理以及酒店财务管理等方面系统地介绍了酒店经营管理运作的理论与方法。

教学内容:酒店的概念,酒店的经营理论、酒店的理论投资与建设、酒店的组织,计划管理,酒店对客服服务部门的运营管理、酒店市场营销部的运营管理和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知识与技巧。


7

旅游英语口语

通过本课程教学过程的实施,使学生具备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所必需的日常生活用语和与外国人沟通的能力,并具备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为学习其它相关课程和职业技能奠定了基础。 

教学内容:旅游日常接待专业词汇1000个,旅游活动六大要素的相关英语词汇;旅游接待的常用句型,掌握从迎接宾客、宾馆入住、餐厅就餐到乘车旅行、观光游览、商店购物、娱乐活动的重点句型。

教学要求:熟练的运用英语口语进行旅游日常接待工作和导游服务讲解工作。


8

普通话

通过《普通话训练》课程的学习和训练,教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掌握普通话语音基本理论和普通话声、韵、调、音变的发音要领,具备较强的方音辨别能力和自我语音辨正能力,克服方音,能说一口标准或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能用清晰、流利的普通话与人进行交流,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为学生未来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针对普通话水平测试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使学生能顺利地通过测试并达到二级乙等以上的等级标准。

搜集、整理并总结出普通话音节的结构特点,掌握普通话的声韵拼合规律,进行声母发音训练、声母辨正训练、绕口令及方言语句纠正练习、韵母对比辨读、双音节朗读的训练、纠正方音、普通话声调四声的发音、普通话音变练习、朗读作品、进行30个说话题目的说话练习和普通话水平模拟测试。


9

口语交际与人际沟通

通过对旅游从业人员口语要求进行分解,开展礼仪礼貌、讲解要素、语言面貌等方面的导游口语的特点训练。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语言习惯,修改语言表达的缺点,逐步达到专业导游口语的讲解能力和表现力。

教学内容:旅游从业人员的语音技巧、语调控制、语气、语速、节奏等。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口语表达技巧,更好地为游客服务。

教学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达到全国导游证口试要求,并通过导游口试环节的考核。


10

旅游市场营销

掌握以旅游产品销售与客服岗位服务知识,包括旅游网站建设与维护和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维护知识,掌握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培养能以互联网和先进的数字传媒技术为手段从事旅游电子商务的应用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当代计算机技术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旅游电子商务的驱动机制;旅游电子商务实务;旅游电子商务运营与管理。

教学要求:基于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于旅游行业的信息分析采集和处理,能够解决旅游企业的电子商务建设和平台问题。


11

美学与美育(旅游方向)

掌握一定的旅游审美意识和技能,能够让学生为提升旅游审美体验提供可能性,更好地适应今后旅游工作实践的需要,为提升个人素质和服务水平做好知识和能力储备。

教学内容:理解旅游活动的美学特征,能掌握旅游活动的美学本质,理解审美意识与审美个性,能把握旅游审美需要与动机,能分析旅游感受心理要素和层次。

教学要求:学生具备从事旅游审美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相关的职业能力,培养学生实际岗位的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职业素质。


2.专业核心课程简介

根据旅游管理专业主要岗位群任职要求,通过对旅游管理专业主要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明确岗位核心能力培养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并结合对应岗位、职业技能大赛技能和职业资格证书的相关标准,序化得到培养专业核心能力的专业核心课程。

(1)导游业务

表4《导游业务》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导游业务

课程代码

0713130012

学分

4

学时

68

理论学时

40

实践学时

28

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导游服务基本知识;

(2)了解导游人员基本知识;

(3)掌握不同团型的服务流程及技巧;

(4)掌握不同主题导游词编写;

(5)掌握不同团型的导游讲解及带团技巧;

(6)掌握导游带团过程中各种问题处理技巧。

能力目标:

(1)能根据不同场景资料编写导游词;

(2)能针对不同团型运用导游讲解的方法和技巧进行讲解;

(3)能及时、正确的处理不同团型面临的问题;

(4)能独立完成各种团队的导游服务工作;

(5)至少具备应对导游资格证考试、1+X技能等级证书考试和各种导游大赛的能力。

素质目标:

(1)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

(2)能树立“诚信服务、热情周到”的服务意识;

(3)养成良好的组织、沟通、协调、管理的综合职业能力与素养;

(4)建立良好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思政目标:

(1)让学生感受祖国大好河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2)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精益求精、锐意进取的品质精神;

(4)树立文化传承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意识;

(5)培养学生“游客为本、至诚服务”旅游业核心价值观。

课程内容

《导游业务》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课程包含了导游的基本概念、导游的发展历史和未来趋势、导游员的职责、素质要求、导游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导游工作规范化操作程序、导游讲解和导游带团技巧、导游员对旅游者个别要求的处理办法、导游过程中各类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措施等相关问题。

教学要求

1.教师团队要求:双师型教师、企业专家;

2.教室要求:校内智慧导游实训室、研学旅行实践基地教室、景区;

3.教学方法要求:任务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协作法、自主学习法、课堂讨论法、讲授法、游戏法、角色扮演法、实景演示法等;

4.考核要求:过程考核+结果性考核。

(2)餐饮服务与管理

表5《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餐饮服务与管理

课程代码

0713130013

学分

2

学时

34

理论学时

20

实践学时

14

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餐饮部的地位和作用;

(2)了解菜单的作用与种类;

(3)理解餐饮部组织结构及岗位职责及中餐厅环境设计知识;

(4)掌握宴会预定知识,西餐服务知识,菜单设计的依据;

(5)掌握中、西餐摆台程序;

(6)掌握中西餐宴会及零点的服务程序;

(7)掌握菜单制作方法及餐饮定价的策略和具体方法。

能力目标:

(1)使学生初步具备餐饮管理与服务的能力,为以后的实地酒店实习和就业奠定基础;

(2)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餐厅环境设计、菜单设计;

(3)熟练掌握托盘、折花、摆台、斟酒、上菜服务技能;

(4)初步掌握主题宴会营销、餐饮产品价格和菜单成本核算知识与技能。

素质目标:

(1)使学生了解本课程基本知识和服务技能在酒店的应用情况,为顺利就业提供帮助;

(2)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礼貌待客意识、酒店礼仪;

(3)培养学生从事餐饮服务的爱岗敬业精神及吃苦耐劳精神,为实现中国餐饮业的腾飞,为早日实现社会的全面小康目标而努力。

思政目标:

(1)用思想铸魂,培养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信念;

(2)培养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脉,讲好中国故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培养学生遵纪守法、开拓创新、精益求精的工匠职业品格和行为习惯。

课程内容

《餐饮服务与管理》是高职高专旅游管理类专业基础课程,同时也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项目任务课程。依据高等职业教育目标,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为主旨,突出知识技能与任务项目相结合,使学生能完成酒店餐饮部各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通过学习,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以适应当前的工作和持续发展的需要。

教学要求

1.教师团队要求:双师型教师;

2.教室要求:餐饮实训室;

3.教学方法要求:任务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协作法、自主学习法、课堂讨论法、讲授法、游戏法、角色扮演法、实景演示法等。

4.考核要求:过程考核,平时成绩+期末测试。

(3)旅行社经营管理实务

表6《旅行社经营管理实务》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旅行社经营管理实务

课程代码

0713130014

学分

4

学时

68

理论学时

40

实践学时

28

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1)熟悉旅行社经营管理相关行业标准以及文明旅游、生态旅游、全域旅游等从业基本知识;

(2)掌握旅行社工作内容和岗位设置等基础知识,能够设立一家旅行社;

(3)掌握计调线路设计与成本核算、报价等工作流程及技能;

(4)掌握销售工作流程及技能等营销知识;

(5)掌握接待工作流程及技能等基础知识;

(6)熟悉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旅游企业财务管理等旅游企业管理基础知识。

能力目标:

(1)能够熟练使用旅行社办公及业务管理软件;

(2)能够对旅游市场消费信息进行收集、统计、分析及数据应用;

(3)能够运用旅行社产品设计的流程和原则策划旅游产品;

(4)能够根据旅行社业务采购流程和内容实施旅游业务采购;

(5)能够进行旅游产品计价和报价;

(6)能够运用推广宣传的流程和原则销售旅游产品,掌握销售的方法;

(7)熟练掌握出入境业务流程程序和注意事项;

(8)能从事旅行社计调与外联工作,达到初级计调师的要求;

(9)能够灵活应对旅游突发事件,处理游客投诉;

(10)能够进行旅行社门店的咨询接待,具有门店管理的能力。

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认真负责、爱岗敬业的敬业精神;

(2)在分组实训中,让学生学会团结协作、培养互助友爱情感;

(3)具备从事旅游行业不同岗位的技能素质;

(4)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职业素质;

(5)建立积极正确的职业态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思政目标:

(1)通过旅游线路产品的设计与开发,让学生感受祖国大好河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2)培养学生“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增强学生对坚定“四个自信”的理解与认同;

(4)让学生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

(5)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课程内容

《旅行社经营管理实务》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课程包含了旅行社概述、旅游市场细分、旅游市场选择与定位、旅行社产品研发与设计、旅行社计调与采购管理、旅行社分销渠道管理、旅行社的促销管理、旅行社接待业务管理、旅行社服务质量管理、旅行社的财务管理等相关问题。

教学要求

1.教师团队要求:双师型教师;

2.教室要求:多媒体教室+旅行社门店实训室;

3.教学方法要求:任务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协作法、自主学习法、课堂讨论法、讲授法、游戏法、角色扮演法、实景演示法等;

4.考核要求:过程考核,平时成绩+期末测试。

(4)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

表7《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

课程代码

0713130015

学分

2

学时

34

理论学时

20

实践学时

14

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旅游景区的定义和类型,了解景区等级评定的标准;

(2)掌握景区订票、售票和验票流程,了解排队服务、咨询服务以及投诉受理服务;

(3)了解景区解说服务的类型和作用,掌握导游解说服务的作用、内容和技能;

(4)掌握景区的购物、餐饮、客房、娱乐等服务的基本要求和特点;

(5)了解旅游景区设施的类型,熟悉旅游景区设施的前期和服务期管理,以及熟悉旅游景区游船、索道及游乐设施的安全管理;

(6)了解旅游景区营销的内容和特点,熟悉景区营销的前沿策略;

(7)了解景区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掌握景区安全事故的处理流程和处理办法;

(8)掌握旅游景区容量管理、景区资源管理、景区环境卫生管理等方法和要求;

能力目标:

(1)能够对不同景区的类型进行分类,并能说出各类型景区的代表性景区;

(2)能明晰并解决售票工作和验票工作的难点;并能有效处理景区投诉;

(3)能够运用导游讲解技巧为景区游客提供讲解服务;

(4)能够掌握并运用景区的购物、餐饮、客房、娱乐等服务技能;

(5)能够对景区设施设备前期、服务期进行良好管理,并且能够对旅游景区的游船、漂流、索道及游乐设施进行安全管理;

(6)能够对景区营销市场进行精确定位,结合景区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并制定组合营销策略;

(7)能够熟练处理并预防各类景区发生的安全事故,以提高景区安全事故的处理效率和处理效果;

(8)能够正确引导游客行为,以及掌握旅游景区环境管理的方法和途径;

素质目标:

(1)通过全面认识我国丰富的旅游景区资源,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与民族自豪感,从而激励学生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和旅游业的发展更加勤奋学习;

(2)通过让学生动手收集旅游景区安全、营销、环保、商业等相关信息,培养学生自主收集信息、查阅资料的能力;

(3)通过认识旅游活动与旅游景区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使学生树立科学发展观,自觉成为保护资源、爱护环境的公民,有利于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思政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培养学生从事旅游景区管理的职业综合能力与道德修养;

(3)培养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培养学生从事旅游景区管理工作的安全与服务意识;

课程内容

《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课程是旅游大类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课程主要包含了旅游景区接待服务、旅游景区导游服务、旅游景区商业服务、旅游景区设施维护与管理和旅游景区营销等内容,通过课程的深入学习,以期全面提高学生未来从事景区管理工作的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以适应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要求

1.教师团队要求:双师型教师;

2.教室要求:旅游景区实训室+多媒体教室;

3.教学方法要求:任务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协作法、自主学习法、课堂讨论法、讲授法、游戏法、角色扮演法、实景演示法等;

4.考核要求:过程考核,平时成绩+期末测试。

(5)酒水知识与调酒技术

表8《酒水知识与调酒技术》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酒水知识与调酒技术

课程代码

0713130016

学分

3

学时

64

理论学时

40

实践学时

24

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常用的酒水知识,了解这些知识与技能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2)掌握常规鸡尾酒的调制知识;

(3)掌握常规花式咖啡的冲调知识;

(4)掌握不同种类茶的冲泡知识;

(5)熟悉品鉴酒水的方法;

(6)掌握创意鸡尾酒的知识,培养鸡尾酒新产品的开发流程。

能力目标:

(1)能识别不同类型的酒、茶、咖啡,能阐述它们的产地、特点及文化;

(2)掌握常规鸡尾酒的调制技巧,掌握开发鸡尾酒新品的能力;

(3)培养学生鸡尾酒、咖啡、茶质检、介绍和品鉴的能力;

(4)能应对调酒师、茶艺师的考证。

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能力;

(2)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创新的能力;

(3)培养学生酒水鉴赏审美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5)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

(6)培养学生解决工作中所遇到问题、解决矛盾的能力。

思政目标:

(1)培养学生具备旅游团队协作精神、创新精神;

(2)引导学生具备旅游职场所需要的礼仪与规范意识;

(3)引导学生具备旅游职场所需要的安全与健康意识;

(4)培养学生遵纪守法、开拓创新、精益求精的工匠职业品格和行为习惯;

(5)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职业素质;

(6)培养学生从事酒店行业较强的职业自豪感和道德修养素质。

课程内容

《酒水知识与酒吧管理》是高职高专旅游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同时也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项目任务课程。依据高等职业教育目标,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为主旨,突出知识技能与任务项目相结合,使学生能完成酒店酒吧、大堂吧、咖啡厅、行政酒廊、茶艺室等各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通过学习,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以适应当前的工作和持续发展的需要。

教学要求

1.教师团队要求:双师型教师;

2.教室要求:酒水实训室;

3.教学方法要求:任务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协作法、自主学习法、课堂讨论法、讲授法、游戏法、角色扮演法、实景演示法等;

4.考核要求:过程考核,平时成绩+期末测试。

(6)酒店前厅与客房管理

表9《酒店前厅与客房管理》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酒店前厅与客房管理

课程代码

0713130017

学分

3

学时

64

理论学时

40

实践学时

24

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前厅部与客房部的地位、作用、主要任务、组织结构等基础知识;

(2)理解酒店客房产品类型、客房价格种类;

(3)理解前厅部所销售的主要产品以及前厅服务礼仪要点;

(4)掌握前厅部客房预订、前厅接待、前厅问讯、前厅收银、礼宾部、总机与商务中心、大堂副理等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及工作标准;

(5)掌握客房部各岗位的业务分工、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及工作标准;

(6)掌握各类客房的清洁程序、质量标准等知识要领;

能力目标:

(1)能独立完成客房预订业务、礼宾服务工作、前厅接待工作,能有技巧有针对性地进行酒店产品销售;

(2)能识别不同类型客房设施的特点,并正确介绍客房类型及客房设施的功能布局;

(3)能独立完成客房中式铺床;

(4)能按程序和标准独立完成走客房的清扫;

(5)能按照进房规范和操作标准进客房服务;

(6)能独立完成开夜床服务。

素质目标:

(1)具有良好的酒店服务意识并形成职业思维习惯;

(2)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自我控制、沟通协调、预测判断、继续学习与灵活应变等综合职业能力与素养;

(3)具有较强的责任心以及拼搏进取、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精神;

(4)具有从事酒店行业的职业自豪感、社会责任感以及职业自信心。

思政目标:

(1)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2)培养学生坚定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培养学生报效祖国,投身行业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培养学生遵纪守法、开拓创新、精益求精的工匠职业品格和行为习惯;

(5)培养学生知行合一,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职业素质。

课程内容

《酒店前厅与客房管理》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为一体,既包含了前厅与客房部运营特点、基本管理原理、相关理论知识地学习,也包含了酒店客房预订、前厅接待、结账收银、礼宾服务、客房服务、客房清洁卫生管理等一线对客服务规程地实践实训。

教学要求

1.教师团队要求:双师型教师+企业老师;

2.教室要求:多媒体教室+客房实训室+酒店;

3.教学方法要求:任务驱动法、案例讲授法、角色扮演法、情境模拟法、对比教学法、小组协作法、自主学习法、课堂讨论法等;

4.考核要求:过程考核,平时成绩+期末测试。

(7)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与制作

表10《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

课程名称

▲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与制作

课程代码

0713130018

学分

2

学时

32

理论学时

20

实践学时

12

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旅游文创产品的定义及开发文创产品的意义;

(2)熟悉创意、文化创意、文化创意产业的要素及特点;

(3)掌握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的流程和方法;

(4)掌握旅游文创产品销售途径。

能力目标:

(1)能对市场进行分析、判断,撰写旅游文创产品IP设计策划方案书;

(2)能运用旅游文创产品设计方法进行产品设计和制作;

(3)能开展旅游文创产品的销售;

(4)能运用策划方案理论对文旅产业项目进行有效策划和规划。

素质目标:

(1)培养创意创新创业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创造型人才的基本素养;

(2)具有一定的美术修养,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

(3)具有市场的敏锐性、前瞻性。

思政目标:

(1)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旅游行业核心价值观”元素,激发学生家国情怀,加深对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的认知;

(2)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意能力、创业意识和工匠精神,实现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

课程内容

《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主要包含了旅游文创产品的定义和开发意义,文创产品设计和制作的原则、流程、方法,销售方法与途径,内容既涉及旅游文创产品创意设计方法,又涉及旅游文创产品的制作方法及营销策划。通过课程的理论学习让学生既从概念与理论方面认知知识,又通过联系地方传统文化的植入,制作文创产品、策划文创产品设计方案,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素养,实现思政目标。

教学要求

1.教师团队要求:双师型教师。

2.教室要求:文创产品设计室和陈列室、非遗体验馆。

3.教学方法要求:任务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协作法、自主学习法、课堂讨论法、讲授法、游戏法、角色扮演法、实景演示法等。

4.考核要求:过程考核,平时成绩+期末测试。

(8)研学旅行指导师

表11《研学旅行指导师》课程

课程名称

▲★研学旅行指导师

课程代码

0713130019

学分

4

学时

68

理论学时

40

实践学时

28

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研学旅行指导师的概念、分类;

(2)熟悉研学旅行指导师的职业素养要求;

(3)掌握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的方法;

(4)掌握研学旅行指导师实操方法;

(5)掌握研学旅行过程中常见问题预防与处理;

(6)掌握研学旅行活动评价方法。

能力目标:

(1)能独立设计研学活动课程;

(2)能根据研学目的地编写讲解词;

(3)能独立完成研学旅行活动实操工作;

(4)能及时、正确的处理对客服务中的各类安全问题;

(5)能开展研学旅行活动的评价。

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认真负责、爱岗敬业精神;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3)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和顾全大局意识;

(4)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5)让学生感受祖国大好河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思政目标:

(1)培养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信念;

(2)培养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引导学生培养职业自豪感;

(4)树立文化传承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意识。

课程内容

《研学旅行指导师》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该课程是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培养具有研学旅行活动课程设计和实施的兼具导游证和教师证的研学指导师。其功能在于通过研学旅行活动理论、课程设计、实践等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研学活动课程设计、实施、带队,交际能力,独立执行政策和独立进行宣传讲解的能力以及独立分析、解决问题、处理事故的能力等基本职业能力。

教学要求

1.教师团队要求:双师型教师;

2.教室要求:研学旅行实训室;

3.教学方法要求:任务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协作法、自主学习法、课堂讨论法、讲授法、游戏法、角色扮演法、实景演示法等;

4.考核要求:过程考核,平时成绩+期末测试。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教学进程

教学进程表见附表12

表12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进程表

课程类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考核

方法

学分

总学时

理论

学时

实训

学时

周学时

备注





1期

2期

3期

4期

5期

6期



13+5

17+1

17+1

16+2

4+14

4+20



公共基础课

必修课

1

1211111001

思想道德与法治(1)

B

考查

1.5

26

20

6

2









1211112001

思想道德与法治(2)

B

1.5

28

22

6


2








2

121111000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B

考查

2

36

30

6



2







3

1211111003

形势与政策(1)

B

考查

0.5

8

6

2

1









1211112003

形势与政策(2)

B

0.5

8

6

2


1








1211113003

形势与政策(3)

B

0.5

10

8

2



1







1211114003

形势与政策(4)

B

0.5

10

8

2




1






4

1211111004

国家安全教育(1)

B

考查

0.5

8

8

0



1







1211112004

国家安全教育(2)

B

0.5

8

8

0




1






5

1211110005

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B

考查

3

54

48

6




3






6

131111000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B

考查

0.5

8

6

2

1









1311110002

大学生就业指导

B

0.5

10

6

4




1






7

1311111003

大学生创新创业(1)

B

0.5

12

8

4

1









1311112003

大学生创新创业(2)

B

0.5

12

8

4


1








1311113003

大学生创新创业(3)

B

0.5

12

8

4



1







8

1611131005

体育(1)

C

考查

1

28

14

14

2









1611132005Ⅰ

体育(2)

C

1

36

18

18


2








9

1611131021

体育方向课(1)

C

考查

1

32

10

22



2







1611132021

体育方向课(2)

C

1

32

10

22




2






10

0211130013

信息技术

B

考试

4

64

32

32







#




4





#



11

0611111015

职场通用英语(1)

A

考试

3.5

52

52

0

4






#



0611112015

职场通用英语(2)

A

考试

3.5

60

60

0


4








12

1411130009

国防教育与军事训练

C

考查

2

100

16

84

4W









13

1411130010

劳动教育

C

考查

2

*60

0

*60

*

*

*

*






14

2011111011

大学生健康教育(1)

A

考查

1

*20

*20

0

*









1411112011

大学生健康教育(2)

B

考查

1

12

4

8


2








限选课

15

1211311001

四史(1)

A

考查

0.5

8

8

0

1

0








1211312001

四史(2)

A

考查

0.5

8

8

0


1








16

1001210002

艺术教育

A

考查

1

16

12

4














1









17

2001310001

实验实训安全教育

A

考查

1

*16

*16

0

*









18

200131000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A

考查

1

*16

*16

0


*








任选课(修满10分)

19

0701311001

大学语文(1)

A

考查

1

24

24

0



2







0701312001

大学语文(2)

A

考查

1

24

24

0




2






20

0601310003

大学英语

A

考查

2

48

48

0



4







21

1515310001

素质拓展课1

A

考查

2

*32

*32

0


*








22

1515310002

素质拓展课2

A

考查

2

*32

*32

0



*







23

1515310003

素质拓展课3

A

考查

2

*32

*32

0




*






公共基础课程合计

48.5

794

540

254

12

17

14

10

0

0



专业(技能)课程

专业(技能)必修课

专业(技能)基础课

1

0712110001

中国旅游地理

A

考查

1.5

26

26

0

2









2

0712130002

普通话

B

考查

1.5

26

16

10

2






●#



3

0712110003

旅游政策与法规

A

考试

2

34

34

0


2








4

0712111004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1)

A

考试

3

52

52

0

4








0712112004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2)

A

考试

2

34

34

0


2








5

0712130005

酒店管理实务

B

考试

3

51

31

20



3







6

0712110006

旅游学概论

A

考试

2

39

39

0

3









7

0712130007

旅游英语口语

B

考查

2

34

20

14



2







8

0712130008

口语交际与人际沟通

B

考查

2

32

20

12





4




9

0712130009

旅游社交礼仪

B

考查

2

32

20

12




2





10

0712130010

旅游市场营销

B

考查

2

32

20

12





4





11

0712110011

美学与美育(旅游方向)

A

考查

2

32

32

0





4





小计

25

424

344

80

11

4

5

2

12

0




专业(技能)核心课

1

0713130012

导游业务

B

考试

4

68

24

44


4





▲★



2

0713130013

餐饮服务与管理

B

考试

2

34

20

14



2






3

0713130014

旅行社经营管理实务

B

考试

4

68

40

28



4






4

0713130015

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

B

考试

2

34

20

14



2






5

0713130016

酒水知识与调酒技术

B

考试

3

64

40

24




4



▲★



6

0713130017

酒店前厅与客房管理

B

考试

3

64

48

16




4



▲★



7

0713130018

旅游文创产品设计

B

考试

2

32

20

12




2





8

0713130019

研学旅行指导师

B

考查

4

64

48

16




4



▲★



小计

24

432

260

172

0

4

8

14

0

0




专业(技能)集中实践课

1

0712120020

旅游认知实训

C

考查

1

25

0

25

1W









2

0712120021

景区讲解实训

C

考查

1

25

0

25


1W







3

0712120022

导游带团实训

C

考查

1

25

0

25



1W






4

0712120023

酒店综合业务见习

C

考查

2

50

0

50




2W





5

0712120024

旅游业务见习(校企共育)

C

考查

6

300

0

300





10W





6

0712120025

毕业设计(论文)

B

考查

3

*100

*50

*50





4W





7

0712130026

顶岗实习

C

考查

8

400

100

300






24W




小计

22

825

100

725










专业(技能)必修课合计

71

1681

704

977

0

0

0

0

0

0




专业(技能)拓展课

限选课程

1

0714210027

非遗在XX

B

考查

2

32

20

12

2








2

0714230028

新媒体运营与推广

B

考查

2

32

20

12





2




任选课程(选4门)

1

0714230029

XX文化

A

考查

2

36

20

16

2









2

0714230030

文字速录与编辑

B

考查

2

36

20

16

2








3

0715220031

会议组织与服务

B

考查

2

36

20

16


2







4

0714430032

模拟导游

B

考查

2

36

20

16


2





#



5

0714430033

应用文写作

B

考查

2

32

20

12



2






6

0714430034

茶艺与茶道

B

考查

2

32

20

12



2




●#



7

0714430035

景区诗词鉴赏

B

考查

2

32

20

12




2






8

0714430036

插花与花艺设计

B

考查

2

32

20

12




2



●#



小计

12

200

120

80

4

2

2

2

2

0




专业(技能)课程合计

83

1881

824

1057

15

10

15

18

14

0





0712130037

活动体系

C

考查

5

90

0

90

*

*

*

*

*





专业总计

136.5

2765

1364

1401

27

27

29

28

14

0




说明:

1.课程类型:A—纯理论课;B—理实一体课,C—纯实践(实训)课;

2.“●”标记表示专业群平台课程,“▲”标记表示专业核心课程,“#”标记表示通用能力证书课证融通课程,“★”标记表示职业技能等

级证书课证融通课程,“※”标记表示企业(订单)课程;

3.按学期总周数实施全程教学的课程其学时用“周学时”表示,对只实施阶段性教学的课程,其学时按如下二种方法表示:

①周序课程学时以“周数”表示,例如“2W”表示该课程连续安排2周;②讲座型课程学时以“学时”表示,例如“4H”表示该课程安排4学时的讲座。

4.公共基础课任选课,学生至少选修3门课程,不少于6学分;

5.专业选修课N选n(不少于8学分),其中:限选课可以包括校企共育课程;任选课可为1+X课程,课证融通课程,赛证融通课程等。

















(二)集中实践教学安排

表13旅游管理专业集中教学周安排表

学年

学期

实践教学

理论教学周数

本学期总周数

名称

场地

周数

1

入学教育及军训

校内

4

12


旅游认知实训

校外

1

18


专业实训课程

校内

1

2

景区讲解实训

校外

1

14

18


专业实训课程

校内

3

3

导游带团实训

校外

1

12

18

专业实训课程

校内

5

4

酒店综合业务见习

校外

2

13

18

专业实训课程

校内

3

5

毕业设计(论文)

校内

4

4

18

旅游业务见习(校企共育))

校外

10


6

顶岗实习

校外

6个月

4

24

合计

61W

59W

120W

(三)学时、学分分配

表14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学时、学分分配与分析表

课程性质

学分

学时

总学时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公共基础课程

必修课程

34.5

666

416

250

选修课程

限选课程

4

32

28

4

任选课程

10

96

96

0

专业(技能)

课程

必修课程

专业(技能)基础课程

25

424

344

80

专业(技能)核心课程

24

432

260

172

集中实践课程

22

825

100

725

选修课程

限选课程

4

64

40

24

任选课程

8

136

80

56

合计


83

1881

824

1057

学时比例分析

课程性质

学时小计

比例

课程性质

学时小计

比例

公共基础课程

794

28.7%

专业课程

1971

71.3%

必修课

2437

88.1%

选修课

328

11.9%

理论课时

1364

49.3%

实践课时

1401

50.7%

课内课时

1590

57.5%

集中实践课时

1175

42.5%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1.队伍结构

学生数与本专业专任教师数比例不高于18:1。建设双师结构教学团队,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双师型”教师一般不低于70%。从事专业课程教学和实践实训指导的专任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丰富的专业应用实践经验。师资队伍也由两部分组成,包括一定数量的专任教师和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

2.专业带头人

专业带头人原则上应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能够较好地把握国内外旅游行业前沿技术、专业发展,能广泛联系行业企业,了解行业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实际,教学设计、专业研究能力强,组织开展教科研工作能力强,在本区域或本领域具有一定的专业影响力。

3.专任教师

专任教师应具有高校教师资格和本专业领域相关证书;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具有旅游等相关专业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具有扎实的本专业相关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有每5年累计不少于6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

4.兼职教师

兼职教师主要从本专业相关的行业企业聘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具有中级及以上相关专业职称,能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教学任务。

表15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团队一览表

专任教师结构

兼职教师

类别

职称

学历

专业带头人

骨干教师

“双师”教师

高级

中级

初级

博士

本科

1

2

9

3

7

2

2

9

1

10

表16旅游管理专业师资配置要求一览表

序号

课程名称

教师要求

专职/兼职数量

学历/职称

能力素质

1

导游服务

4/2

本科以上/助讲以上

具有导游资格证或者导游带团经验,有比较强的驾驭课堂能力。

2

旅行社经营管理

2/1

本科以上/助讲以上

具有旅行社相关工作经验,有比较强的驾驭课堂能力。

3

餐饮服务与管理

2/1

本科以上/讲师以上

具有餐饮服务员工作经验,有比较强的驾驭课堂能力。

4

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

2/1

本科以上/讲师以上

具有景区经营与管理工作经验,有比较强的驾驭课堂能力。

5

酒水知识与调酒技术

2/0

本科/副高

具有较强的调酒技能,有比较强的驾驭课堂能力。

6

酒店前厅与客房管理

2/1

本科/中级

具有酒店经营与管理工作经验,有比较强的驾驭课堂能力。

7

旅游文创产品设计

2/2

本科/中级

具有美术设计与旅游工作相关工作经历,有比较强的驾驭课堂能力。

8

研学旅行指导师

5/2

本科/中级

具有研学旅行指导师培训证书,有比较强的驾驭课堂能力。

9

非遗在XX

1/3

本科/中级

具有美术工艺技能大赛证书或者市级以上非遗技能大师工作室主理人,有比较强的驾驭课堂能力。

10

新媒体创作与运营

3/1

本科/中级

具有新媒体创作与运营培训师证书,有比较强的驾驭课堂能力。

11

跟岗实习

12/12

本科以上/

技师、工程师

兼职教师行业工作5年以上,有丰富实践经验。

(二)教学设施

1.专业教室基本条件

配备黑(白)板、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备,互联网接入或WiFi环境,并具有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安装应急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

2.校内实训室配置要求

表17旅游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室配置要求

序号

实训室名称

主要实训项目

配置要求

服务课程

主要设备/仪器

人数/工位

1

智慧旅游实训室

完成导游讲解、模拟导游带团实训、导游资格考试测试。

100㎡隔音多媒体教室1间,主控台1台,软座60座,环绕屏幕音响1套,国内主要景区软件1套,模拟导游亭5个,多媒体一体机6个。

50/50

导游业务、模拟导游、中国旅游地理

2

形体礼仪综合实训室

完成礼仪形体训练,形象设计训练

100㎡房间1间,镜子若干,化妆台若干,椅子若干。

50/50

旅游社交礼仪

3

办公自动化实训室

完成旅行社线路产品设计、旅行社经营管理实训、茶艺师、1+X技能等级证书理论测试。

100㎡房间1间,移动课桌椅50套,计算机50台,投影仪台,音响1套。

45/45

研学指导师、旅行社经营与管理

4

客房实训室

完成客房实操训练及客房服务员考证培训、技能考核

0㎡房间1间,床、床垫、床头柜、被套、羽绒被芯、枕芯、床单、枕套、浴巾若干,洗衣机一台。

50/10

客房与前厅服务与管理

5

西餐实训室

完成西餐实训。

80㎡房间1间,西餐桌2张,座椅12把,桌布、西餐餐具、操作台若干。

50/4

餐饮服务与管理

6

中餐实训室

完成餐饮实操训练及餐饮服务员考证培训、技能考核。

80㎡房间1间,中餐桌4张,座椅40把,桌布、餐具、操作台若干、空调1台,酒水若干。

50/4

餐饮服务与管理

7

茶艺与花艺实训室

完成茶艺、花艺实操训练及茶艺师、花艺师考证培训、技能考核。

80㎡房间1间,茶具30套,茶桌16套,陈列柜4个,博古架4个,冰柜1个,花艺器材若干。

60/60

茶艺与茶道

8

调酒咖啡实训室

完成调酒及咖啡实操训练、调酒师、咖啡师考证培训、技能考核。

酒柜6个,操作台6个,酒具、酒水若干,制冰机1个,咖啡机1个。

60/60

酒水知识与调酒服务

9

摄影实训室

完成摄影实训。

100㎡房间1间,单反数码相机若干,摄影棚一个。

50/50

新媒体运营与推广

10

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实训室

完成研学实践活动实操训练、研学指导师及研学旅行策划1+X技能考核。

100㎡隔音多媒体教室1间,主控台1台,软座60座,环绕屏幕音响1套,活动设计软件1套,多媒体一体机6个。

50/50

研学指导师

11

旅游融媒体实践运营实训室

完成旅游直播实训、旅游产品销售实训、旅游产品运营实训。

100㎡隔音多媒体教室1间,可触摸电子屏1台,软座60座,电脑2台、直播设备若干。

50/50

旅游景区管理、新媒体运营与推广

12

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与开发体验室

完成旅游文创产品的设计与制作。

100㎡房间1间,货架6个,计算机5台,电脑桌5张,椅子50把,音响1套,特色纪念品、工艺品、土特产若干。

50/50

旅游文创产品设计、非遗在XX

13

XX职院大酒店

酒店综合业务(客房、餐饮、前厅)实训。

3000㎡,客房100间,餐饮桌子50张,前厅,茶坊,KTV等设施。

50/50

旅游业务综合实训、校企共育、顶岗实习

14

XX市导游协会

导游带团实训、导游业务管理实训。

40㎡房间1间,计算机2台,打印机1台,展示柜1张,文件柜1台。

50/4

校企共育、顶岗实习

15

XX职业技术学院省级研学旅行实践基地

研学旅行设计与实施、导游带团实训

1200亩,非遗体验中心、思想道德训育中心、艺术启迪中心、大国工匠教育基地等设施。

800/50

研学旅行指导师、导游业务、模拟导游

3.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要求

设多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能够开展旅游认知、景区讲解、导游带团、研学旅行指导师、酒店综合业务、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实习岗位,能够配备相应数量的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与管理,有保证实习学生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规章制度,有安全、保险保障。

表18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一览表

序号

实习基地名称

合作单位名称

主要实习(训)项目

1

XX市青年旅行社

XX市青年旅行社

导游带团实训、旅游业务跟岗实习(校企共育)

2

XX故里实训基地

XX文旅集团

旅游认知实训、景区讲解实训、旅游业务跟岗实习(校企共育)

3

观音绣体验基地

XX绣苑刺绣文化有限公司

酒店综合业务实训、旅游业务跟岗实习(校企共育)、顶岗实习

4

XX宋瓷博物馆

XX市文化馆

旅游认知实训、景区讲解实训、旅游业务跟岗实习(校企共育)、顶岗实习

5

XX同业同业旅行社

XX市同业旅行社

导游带团实训、旅游业务跟岗实习(校企共育)、顶岗实习

6

海龙村

XX锦祥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导游带团实训、旅游业务跟岗实习(校企共育)、顶岗实习

7

XX礼奇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XX礼奇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旅游认知实训、旅游业务跟岗实习(校企共育)、顶岗实习

8

XX康年大酒店

XX市明星酒店有限公司

旅游认知实训、酒店综合业务实训、旅游业务跟岗实习(校企共育)、顶岗实习

9

XXXX国际大酒店

XXXX酒店有限公司

旅游认知实训、酒店综合业务实训、旅游业务跟岗实习(校企共育)、顶岗实习

10

XX希尔顿欢朋酒店

XX正黄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旅游认知实训、酒店综合业务实训、旅游业务跟岗实习(校企共育)、顶岗实习

11

XX万豪国际大酒店

XX首座酒店管理有限公司首座万豪酒店分公司

旅游认知实训、酒店综合业务实训、旅游业务跟岗实习(校企共育)、顶岗实习

12

XX坦浮酒店

XX富登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4.信息化资源配置要求

具有可利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等的信息化条件,能满足专业建设、教学管理、信息化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需要。鼓励教师开发并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教学平台,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利用信息化教学条件自主学习,提升教学效果。积极开展信息化课程开发,逐步扩大在线开课课程建设比例,信息化条件保障能满足专业建设、教学管理、信息化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需要。

(三)教学资源

按照专业群资源共建共享原则,依据专业教学标准和岗位标准,充分利用智慧职教平台的在线课程和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教师专业教学研究和教学实施需要的教材、图书及数字化资源等专业教学资源库,开发慕课、微课等学习资源,满足线上、线下教学需要。

1.教材选用基本要求

严格执行教育部印发的《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和《XX职业技术学院教材建设与管理办法》教材以国家规划教材、重点建设教材和校企双元建设教材为主,专业核心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教材原则上从国家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发布的规划教材目录中选用,国家和省级规划目录中没有的教材,在职业院校教材信息库选用,优先选用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智慧功能式新形态教材,充分关注行业最新动态,紧跟行业前沿技术,适时更新教材,原则上选用近三年出版的教材,不得以岗位培训教材取代专业课程教材,不得选用盗版、盗印教材。

2.图书文献配备基本要求

图书文献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为师生查询、借阅提供方便。主要包括:有关旅游专业理论、技术、方法、思维以及实务操作类图书与文献。

3.数字教学资源配备基本要求

按照专业及专业方向和高职学生的特点,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实践,教研室自主开发,或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发、建设、配备专业教学资源库,包括课程标准、技能考核标准、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虚拟仿真软件、数字教材、教学视频、学生自主学习资源、实训项目及指导、理论及实践技能测试题库(自动评分)、案例库、课程网站等,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动态更新、满足教学要求。

(四)教学方法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特点突出,应充分利用专业教学信息系统,旅游管理教师、旅游教材、教学教法“三教”改革成为当前旅游管理专业提升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切入点。实现旅游管理特色专业教学计划、教学管理、教学监控等过程的一体化管理;加强校内外教学监管,完善教学质量和实习质量的检查和控制;健全学生网上评教、课堂运行情况、校外实习效果的反馈制度。

1.突出实践性教学方法。制定专业实训课程标准,明确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总体目标和要求,确定各门实训课程的具体目标、实训内容和考核标准。加大实践教学比例,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稳步推进教学见习、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的三结合。采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案例讨论等方式来进行。

2.积极利用信息化教学方法。旅游业发展迅速,智慧旅游的建设充分体现在旅游管理和服务方面。教学方法应鼓励通过VR、智能化、信息化等教学手段,让师生主动感知旅游信息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目标。

3.继续推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教学方法。近年来,专业比赛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推手,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在专业教育上体现了积极效果。比赛标准的变化折射出行业发展的动态,导游服务技能、宴会主题设计、茶艺大赛等方面的赛标成为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标杆,同时带动了专业教学目标的修改。

(五)学习评价

对学生学习评价的方式方法提出要求和建议。

通过对旅游管理专业职业岗位群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应用能力分解,引入行业准入制度、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以促进资格认证内容和课程内容的深度融合。构建多层次的立体化教学评价体系。

结合专业特点,完成考核与评价方式的改革,主要从评价标准、评价主体和评价过程三方面进行。

1.评价标准立足社会需求,与职业资格标准接轨。导入1+X职业证书制度,通过行业标准引领教学评价,打破过去僵化、一成不变的笔试评价方式。

2.评价主体为教师、学生和企业三结合。积极探求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改变,采用理论笔试、实景表演、企业打分等方式来完成综合评价。

3.评价过程不仅要落实教师评价和学校评价环节,重点突出形成性评价的方法体系,即实施阶段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校内考核和社会考证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力求实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六)质量管理

1.健全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遵循国家标准与省级标准,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完善包括专业教学标准、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专业技能考核标准、毕业设计考核标准等的标准体系,并建立标准的检查评价机制。

2.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定期开展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健全巡课、听课、评教、评学机制,建立与企业联动的实践教学环节督导制度,强化教学组织功能,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

3.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对生源情况、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

4.专业教学团队组织充分利用评价分析结果有效改进专业教学,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九、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必须达到下列要求方可毕业:

(一)修业年限要求

修业2-5年限,不超过6年(含休学)。

(二)毕业学分要求

学生在校期间须修够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所有学分,思想品德合格、

体育达标,获得职业资格证、专业技能等级证或专业技能测试合格,劳动技术教育体系、活动体系考核合格,获得学院规定最低毕业学分为136.5,其中最低必修学分为136.5。毕业条件审核见表19。

表19毕业审核构成表

考核项目

考核要求

思想品德

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和职业修养,每学期操行学分不低于60分。

课程学习

修完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所有学分。

职业资格证书

获得一个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或者技能等级证书:

(1)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证(初级)、出境领队证(文旅部)

(2)研学旅行策划与管理证(初级、中级)(1+X证书)或者研学旅行指导师(人社部)

(3)定制旅行管家服务(初级、中级)(1+X证书)

(4)营销师证(初级、中级)

(5)酒店运营管理(初级、中级)(1+X证书)

(6)前厅运营管理(初级、中级)(1+X证书)

(7)餐饮服务管理(初级、中级)(1+X证书)

(8)茶艺师(初级、中级)

(9)葡萄酒推介与侍酒服务(1+X证书)

(10)花艺师(初级、中级)

(11)驾照、SYB证书及其他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

计算机等级证书

获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Ⅰ级及其以上证书。

劳动教育

考核合格,获得2学分。

活动体系

考核合格,获得5学分。

毕业总学分

136.5学分

(三)非学历教育学分认定与转换要求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提升技术、技能和能力的学习活动,在线学习,创新创业活动,参加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及竞赛等方式,获取各类非学历教育学习成果,按照《XX职业技术学院非学历教育学习成果认证与转换实施方案(试行)》的要求,转换为相应的课程学分。

表20培养体系学分构成及最低毕业学分

课程模块

提供可选学分

最低毕业学分

公共课程

必修课

34.5

34.5

限选课

4

4

任选课

10

10

专业基础课程

必修课

25

25

专业核心课程

必修课

24

24

专业拓展课程

限选课

4

4

任选课

16

8

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

必修课

22

22

选修课

0

0

活动体系

5

5

劳动技术教育

2

2

合计

144.5

136.5

说明:

1.公共课程任选课,由教务处统一开通选课端。

2.专业拓展课程中限选课设置:可以包括校企共育课程。

3.专业拓展课程中任选课设置:1+X课程,课证融通课程,赛证融通课程等。

十、附录

1.人才培养方案审批表

2.课程调整审批表

附录1

66d62d02e99dd75c392fb12bca1e582

 

d9eda97f5188dd6ee2ff464c635116f

 

c01d42cf2b3e04f5d9982641f44ca57


附录2

XX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调整审批表

学院名称


专业、年级


原课程名称


调整后课程名称


原课程类别


调整后课程类别


原课程所在学期


调整后开课学期


原课程学时/学分


调整后课程学时/学分


调整理由:

教研室主任/专业负责人:

年 月 日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意见:

二级学院党政意见:

总支书记签字: 主任委员签字:

年 月 日(盖章) 年 月 日(盖章)

教务处意见:

教务处长签字:

年 月 日(盖章)

教学分管校领导意见:

校领导签字:

年 月 日(盖章)

备注: ①课程类别分为: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②此表一式两份,分别交给学院办公室、教学运行科。

上一条:2019级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国际学生版 下一条:表5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进程表

关闭

 
 版权所有: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文化旅游学院  地址:四川省遂宁市学府北路1号 电话1:0825-2914055 电话2:0825-2914018 邮箱:278242311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