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非遗文化进校园”主题讲座成功举办
为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的传承与发展,激发大学生对非遗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5月30日由文化旅游学院团总支主办,行势匠文艺创作工作室和行川文学社承办的“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非遗文化进校园”讲座活动在101教室成功举办。国家级技能大师、全国三八红旗手、观音绣非遗传承人黄海彦老师受邀出席,龙凤校区各学院部分同学参加此次活动。

活动伊始,同学们有序签到并就座,现场气氛庄重而热烈。在主持人的宣布下,讲座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首先,四川省校园文学协会理事、青年作家、23级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四郎彭错以“非遗正青春”为主题,为在场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他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非遗文化的定义、历史渊源及当代价值,并结合自身经历和感悟,分享了非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创新之路。四郎彭错的讲座内容充实、语言生动,赢得了在场师生的阵阵掌声。

讲座过程中,还穿插了非遗知识问答环节。同学们积极参与,争相抢答,现场气氛热烈活跃。这一环节不仅丰富了活动内容,也进一步加深了同学们对非遗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最后,黄海彦老师上台做总结发言。她高度赞扬了以四郎彭错为代表的23级学生对非遗文化的热爱和传承精神。她强调,非遗文化作为中国优秀文化的代表,承载着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是当代大学生应当积极参与传承和发扬的重要文化遗产。她鼓励同学们要肩负起传承非遗文化的使命和责任,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此次讲座的举办,在全校师生中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活动,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非遗文化的魅力和价值,也增强了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将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和行动,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中,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校园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撰稿:四郎彭错 审稿:尹珩